健康信息网

应下节(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应下节(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 。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 。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

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 。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

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 。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六 )

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 。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 。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 。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 。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 。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 。

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 。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 。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米 。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 。

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 。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 。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 。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 。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 。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 。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 。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 。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 。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 。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

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七 )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

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 。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

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 。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 。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 。

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 。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 。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 。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 。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 。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

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 。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 。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

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 。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 。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

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 。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 。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 。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 。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 。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八 )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

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

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 。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

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 。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

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

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 。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 。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 。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 。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 。

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 。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 。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 。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 。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 。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

人们将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 。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 。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 。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 。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九 )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

立冬

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 。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

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绵雨业已结束 。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 。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 。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 。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 。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 。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 。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 。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 。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 。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 。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 。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

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 。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 。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 。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 。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 。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人们都很熟悉,尤其是广大农民许多人不仅能背诵,而且能灵活运用,有力地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反过来它又服务于农民的耕耘、播种和收获,因而推算并预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农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

据古书记载,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很有把握地利用土圭(就是直立于地面上的一根杆子)测量日影长短,确定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了 。确定的根据是:一年中,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中午影子最长的一天为冬至;由夏至到冬至和由冬至到夏至的过渡中,土圭影子适中、昼夜平分的两天为秋分和春分 。到了距现在2100年左右的秦、汉之际,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在漫长岁月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编排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节气依赖太阳

大地啊,生灵的母,

那广袤阔宽的身躯,

乃是万物生息之所 。

然而,可不要忘记;

火红炽烈的太阳,

给予了永恒不竭的温暖;

连同沉静的大地,

也沐浴于太阳的恩波 。

是的,太阳对于地球,乃至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头等重要的 。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是地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们只要查看一下目前处于什么节气,便可大概了解今后一段时期的气候情况,这其中的原委也离不开太阳的主宰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十 )

为什么知道了所在的节气,就能知道气候的变化情况呢?原来某一个地区气候寒暖的程度首先决定于太阳的照射方式 。当太阳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时,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就多,气候就会热;当太阳倾斜照射时,所受的光和热就少,气候就会冷 。当夏天渐渐来到时,太阳的位置越来越高,地面接受的热量渐渐增多,放出的热量也渐渐增多,到达夏至时接受的热最多,但放出的热还要再过1个月左右才到达最多,所以最热的天气不是出现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后1个月左右 。怪不得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为小暑和大暑 。暑者,热也 。类似的道理,最寒的时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后1个月左右,故为大寒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利用这个依赖关系,古人发明了圭表以观察日影的变化来决定季节 。《后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时八尺之表的影长,这是古人以日影长短定季节的记录 。

节气由来已久

我国古代在发明用圭表定季节之前,早就利用昏旦中星、偕日出、偕日没的恒星及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 。这些资料记载在我国早期的历书《夏小正》和《月令》中 。《月令》具体地记载着月初及月中所出现的星象和物候 。每当什么星象和物候出现,就知道到了什么季节,也就知道该种什么庄稼和干什么农活了 。大约到了战国中后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星象和物候知识,将1个回归年日数等分为34个区间,给出了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春秋时代就有日南至、日北至的名称,这可能是利用圭表实测冬、夏至影长所用的专有名称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记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的名称 。除春、秋分用日夜分和冬、夏至用长短日至外,其余都与现代一致 。八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之间大约相隔46日 。《淮南子》已记有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现代完全一致,这是二十四节气全部名称的最早记录 。从出土的文献可以证明,西汉时已肯定用节气注历,所以那时已经发展到只要观看历书就能掌握季节了 。

农业生产与季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适时播种的重要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季节与农时关系的经验,编出许多掌握农时节令的歌诀,在劳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一到某个季节,人们就能很熟悉地说出到了该干什么农活的时候了 。二十四节气和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编制的农时节令歌诀,大大帮助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历在我国虽然使用已经几十年了,但现在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仍然十分流行,对农业生产还在起着有利的指导作用 。

有人说,节气是属于阳历的范畴,这是很对的 。但它又是阴阳合历所特有的产物 。以太阳纪年,以月亮纪月,这就是我国古代所用的阴阳合历的特点,它必须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的寒暖 。由于有闰月,这就使得季节在月份中不十分固定,例如某种物候有时在丹初、出现,有时又在月末出现,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精确地指示气候的变化而创立的 。它是一种纯阳历 。古代世界上使用阴阳历的国家很多,但只有我国才创有二十四节气,从这点可以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达 。

节气名称的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人杜牧的诗句脍炙人口 。既清且明的节气为何又“雨纷纷”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二十四节气也发源于此 。由于它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很快便推广到全国 。但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一般情况,其他地区当然也可参照使用 。杜牧所描述的就是江南地区的纷纷春雨 。

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有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有气象方面的,也有物候和农作物方面的,基本上反映了一年中的各种特征 。

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开始了 。

雨水:立春过后,天气逐渐暖和,雨水开始多起来了 。

惊蛰:雨水过去之后,逐渐将有春雷轰鸣,藏于地下

冬眠的生物也就惊醒了,所以这个节气叫惊蛰 。

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正是春天的中期 。

清明:春分以后,春光明媚,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

谷雨:雨水有比较显著的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了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丰满起来了,但还不到开镰收获的时候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11)

芒种:麦子有芒了,夏收作物成熟,应该收割,大秋作物应赶快下种了 。

夏至:古称“日北至”,表示盛夏就要来临 。白天渐短了 。

小暑:夏至以后天气炎热,称为小暑 。

大暑:比小暑节气天气更为炎热,这是一年中的极热季节,所以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之说 。

立秋:表示秋天开始了 。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了 。

白露:天气渐渐凉起来了,空中的水气在树木、花草上可以结成露珠了,故称白露 。

秋分:白天黑夜等长,恰在秋天中期 。

寒露:天气更凉了,露水也很凉了 。

霜降:开始有霜了 。

立冬:冬天来临了 。

小雪、大雪:下雪季节开始,先是小雪,至大雪已成积雪 。

冬至:古人称“日南至”,表示寒冷的冬天到了 。白天渐长了 。

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

寒冬过去,又是春回大地 。从节气的含义可以知道,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即:(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2)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3)反应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4)关于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件辉煌成就,直至现代对指导农业生产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若不信,请看农谚吧!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

白露贲割地,秋分无生田 。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亍天 。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

节气的划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成功地制订并使用阴阳合历(农历),那么,二十四节气自然应该从属于农历了!其实不然,二十四节气纯粹是属于阳历的 。为什么呢?

在分析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更迭时,可以清楚地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循环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周期的,而这正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反映 。由于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星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运转一周,我们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把它所运行的道路称为黄道 。黄道是一个大圆圈,圆周为360度 。二十四节气就是将黄道等分成24段,每段为15度 。太阳每移动15度(实际上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了15度),就表示到了1个节气 。太阳走完每段所用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是几乎不变的,比如清明节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冬至节每年都在12月22日左右等等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即: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来八、二三;

前后只差一、二天 。

前后所以有1至2日的出入,是由于太阳运动快慢的不均匀造成的 。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很不固定;因为农历的一年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结果同一个节气在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 。比如1978年清明节在2月28日,1979年的清明节却在3月初9了 。遇到闰年时农历年长为384天左右,比回归年又长了19天左右,结果下一年节气的日期又要提前19天左右 。比如1979年农历是闰年,1980年的清明节又提前到2月19了 。可见在农历中不查日历就不会知道节气的日期,而每年节气的日期都必须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确定 。

三伏与九九

人们除掉注意与农业生产最有关的节气外,对于每年炎热和寒冷的季节也特别注意 。其中三伏和九九就是这种被注意的特殊情况 。苏东坡的诗中就有“算来九九无多日”的句子,是说九九快过去了 。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还有《九九消寒图》的记载 。内容是冬至日画素梅1枝,有81个花瓣,1天染1瓣,染完时九九也就结束了 。

九九是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的,每个九有9天;九九八十一天过完了差不多就是3月12日(闰年3月11日),再过9天就是春分,所以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说法 。

“伏日”的说法至迟在春秋时就有了 。《史记》有“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这样的话;唐代有一本叫《初学记》的书中对三伏讲得非常清楚,说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 。伏日的推算不如九九那么单纯,它有些变化,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三伏是怎样推定的?为什么有些年份中伏20天,有些年份只有10天?其实伏日的推算并不难,古代是以干支记日的,在历史上早就作出了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这样,头伏、末伏都是10天,中伏则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决定于夏至所逢的干支 。举例说,1977年夏至为6月21日,干支为己酉,22日为第一庚日庚戌,则第三庚日为7月12日,干支为庚午,所以这天为头伏的开始 。第四庚日为7月22日,干支为庚辰,这天为中伏的开始 。立秋为8月?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1日庚子,这天起为末伏,所以1977年中伏就有20天了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12)

冬至以后,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九九从冬至开始算起,这是谁都能理解的 。它与太阳的位置变化直接有关 。俗话说,热在中伏,冷在三九 。这是根据人们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 。中伏和三九差不多都在夏至、冬至后20多天前后,它是与实际气候相合的 。至于伏日为什么要以庚日来定的问题,这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古代五行学说比较流行,它反映着一种五行的变化思想 。这种思想用在这里虽然并没有科学的意义,但因为其变化总超不过10天的范围,仍然能基本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不变 。

二十四节气与闰月

我国古代的历法家,把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节、中相间排列 。其中单数的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双数的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

农历以12个中气分别作为12个月的标志,即各个月都有一定的中气,比如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等等 。

农历的闰月在古代有过不同的安排方法,但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置闰法,把不包含中气的月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前边刚刚说过,每月都有一定的中气相对应,怎么又出现了不包含中气的月呢?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因为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这就意味着节气与节气或者中气与中气之间平均为(365.2422÷12=)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这二者之间相差将近一日,所以中气(节气也一样)在农历月中的日期,每个月就向后推迟近一日 。这样天长日久,总会出现中气赶到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就必然没有中气而剩下一个节气了 。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月就被称作这一年的闰月,而且把它叫上个月的名称,只是要在“几月”的前面再加一个“闰”字 。比如1979年(农历是己未年)前七个月的中气日期是:这里的闰六月就没有中气,只有一个节气——立秋 。

农历之所以将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运算,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原来19个回归年中分别有(19×12=)228个节气和中气,又农历在19个年头中有(19×12+7=)235个朔望月,显然会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这样把7个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就是很自然的了 。

十九年七闰法,闰月一般安排在第3,5,8,11,14,16,19年,其中相隔的年数为3,2,3,3,3,2,3年,比如1979~1998年相应的农历年的19年中闰月就是这样安排的 。但也有其他的排列 。按此规律,我们可以推知闰年的大概情况,比如1974年的农历年为闰年,那么19年前的1955,1936……19年后的1993,2017……也是闰年 。但闰月的名称并不相同,要按上述原则去精密计算 。

二月一次;三月三次;四月六次;五月五次;六月四次;七月三次;八月三次;九月一次;十月一次;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一次不闰 。这个闰月情况说明,闰四、五、六月的次数最多,其他月较少,而十一、十二和正月一次不闰,这是什么道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再谈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 。

众所周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略扁的椭圆形,太阳并不在这个椭圆的中心,而是处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过程中,有时距离太阳近些,有时又远些 。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叫“近日点”,最远的一点叫“远日点”,地球愈接近近日点,运动速度就愈大,相反就愈小 。这样地球在它的轨道上虽然转过了相同的角度(15度),但所用的时间却是不相同的 。比如从春分到秋分需要186天多,显然这期间两个中气之间的日数,都超过了前边讲的平均数(30.4368日) 。尤其是从夏至到小暑,地球正在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两个中气的间隔达到最大(31.45日),所以在这段时期及其前后的历月中,不包含中气的机会就多,这就是闰四、五、六月次数最多的原因 。地球从秋分运动到第二年春分只需要179天,这段时期内,除秋分到霜降之间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为30.38日以外,其他的只不过29天多一些,所以置闰的机会自然就会少一些 。而地球在冬至点前后运动最快,两个中气的间隔就更小一些,结果使得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总是含有两气,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月包含三气的现象 。比如农历辛丑年(公历1961年)的十二月就含有三气,庚申年(公历1980年)的十一月也含有三气,这就是十一、十二和正月不闰的根本原因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13)

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

前面曾经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但这是极为粗略的,要想确切知道各年度各节气的日期、时刻,还得去查日历 。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日期和时刻,是由复杂的运算才确定的,这种方法本书不宜介绍 。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要求,仅介绍一种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推算结果和节气的时刻可能有几分甚至十几分钟的误差 。

这种方法首先须要知道公历某年各节气的日期和时刻,然后以它为基数向前或向后做具体推算 。

向后推:

(1)如某年为平年,第二年也是平年,则在第一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上,再加5时49分,就得到第二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了 。它可以写成一个表达式:

(平后平)X节气=(前平)X节气+5时49分

例如由1981年(平年)2月4日5时56分立春,推算1982年(平)立春的日期、时刻 。

(1982年)立春=(1981年)立春+5时49分

=2月4日5时56分+5时49分

=2月4日11时45分

(2)如前一年为平年,第二年为闰年,则闰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第一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加上5时49分 。3月至12月的要减去18时11分 。

即:(平后闰)3~12月×节气=(前平)3~12月X节气~18时11分 。

例如由1979年(平)3月21日13时X分春分,推算1980年(闰)春分的日期、时刻 。

(1980年)春分=(1979年)春分-18时11分

=3月21日13时22分-18时11分

=3片20日19时11分 。

(3)如第一年为闰年,第二年为平年,则平年1、2两个月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的节气内减去18时11分;3至12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节气日期、时刻上加5时49分,表达式可写为:

(闰后平)1~2月X节气=(前闰)1~2X节气-18时11分 。

(闰后平)3~12月X节气=(前闰)3~12X节气+5时49分 。

向前推:

(1)由平年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日期、时刻、算法与由平年推算下一个平年的方法相反 。即:

(平前平)X节气=(后平)X节气-5时49分 。

(2)由平年推算前一个闰年的节气,算法与由闰年推算后一个平年相反 。即:

(平前闰)1-2月X节气=(后平)1~2月X节气+18时11分 。

(平前平)3-12月X节气=(后平)3-12月X节气-5时49分 。

(3)由闰年的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算法与由平年推算后一个闰年相反 。即: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闰前平)1~2月X节气=(后闰)1-2月X节气+18时11分 。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13)

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

前面曾经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但这是极为粗略的,要想确切知道各年度各节气的日期、时刻,还得去查日历 。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日期和时刻,是由复杂的运算才确定的,这种方法本书不宜介绍 。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要求,仅介绍一种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推算结果和节气的时刻可能有几分甚至十几分钟的误差 。

这种方法首先须要知道公历某年各节气的日期和时刻,然后以它为基数向前或向后做具体推算 。

向后推:

(1)如某年为平年,第二年也是平年,则在第一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上,再加5时49分,就得到第二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了 。它可以写成一个表达式:

(平后平)X节气=(前平)X节气+5时49分

例如由1981年(平年)2月4日5时56分立春,推算1982年(平)立春的日期、时刻 。

(1982年)立春=(1981年)立春+5时49分

=2月4日5时56分+5时49分

=2月4日11时45分

(2)如前一年为平年,第二年为闰年,则闰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第一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加上5时49分 。3月至12月的要减去18时11分 。

即:(平后闰)3~12月×节气=(前平)3~12月X节气~18时11分 。

例如由1979年(平)3月21日13时X分春分,推算1980年(闰)春分的日期、时刻 。

(1980年)春分=(1979年)春分-18时11分

=3月21日13时22分-18时11分

=3片20日19时11分 。

(3)如第一年为闰年,第二年为平年,则平年1、2两个月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的节气内减去18时11分;3至12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节气日期、时刻上加5时49分,表达式可写为:

(闰后平)1~2月X节气=(前闰)1~2X节气-18时11分 。

(闰后平)3~12月X节气=(前闰)3~12X节气+5时49分 。

向前推:

(1)由平年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日期、时刻、算法与由平年推算下一个平年的方法相反 。即:

(平前平)X节气=(后平)X节气-5时49分 。

(2)由平年推算前一个闰年的节气,算法与由闰年推算后一个平年相反 。即:

(平前闰)1-2月X节气=(后平)1~2月X节气+18时11分 。

(平前平)3-12月X节气=(后平)3-12月X节气-5时49分 。

(3)由闰年的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算法与由平年推算后一个闰年相反 。即:

【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闰前平)1~2月X节气=(后闰)1-2月X节气+18时11分 。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