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息网

东北二人转演出服装(见过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吗)

东北二人转演出服装(见过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吗)

穿一身炸眼的服装,满嘴透露着黄段子,时不时的还要扮傻充楞,多年来社会上对二人转存在很多的误解。


即使是赵本山大力倡导绿色二人转,还提供了刘老根大舞台这样的根据地,受到东北地区电视台的支持,但也还是难以让东北二人转的形象高级起来。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


二人转,史称蹦蹦、小秧歌、春歌戏、半班戏等,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二人转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

最常见的绝活就是手绢功、扇子功、手玉子和大竹板。


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男萨满(男酋长担任)。不过,在祭祀中,男性要充当天母的使者,必须装扮成女人的样子。


光穿得像女性还不够,男萨满脸都要涂黑,并在神帽的帽檐周围缝上很多皮条遮着脸。不能漏了陷,让神灵看到胡子拉碴的男性面孔。

这就是东北二人转早期“男扮女装”、面涂黑色的历史由来。


到了现代,虽然脸早就不涂黑了,男扮女装还一直是二人转的传统。二人转,以女为上,是尊了祖制。


其实早期的二人转还是相当高雅的,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这个剧种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老一代的官方表演艺术家如姜昆等人,直到今天仍会撰文怀念这种「老派」的东北二人转节目。


这些清洁、高雅的节目,在今天的大部分二人转观众看来,绝不会比中央三台的京剧节目更有娱乐性。

但是随着二人转的盛行,表演者就开始以各种手段吸引观众。

东北人都知道,二人转少不了黄段子。在台上,一言不合就脱衣服。在中国音乐研究会编辑的《东北民歌选》中,生活类题材一共有107首,涉及色情的就有46首。


在东北民间,有“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的说法;还有“姑娘要学坏,全靠蹦子带”的俗语。

而这些年,为了能登上台面,二人转已经收敛许多了。


如今的二人转舞台就被赵本山给霸占了,提起二人转就立刻会想到刘老根大舞台。

赵家班《乡爱》系列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当属"东北F4"。


这四个人是东北文化的代表。

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资深搅屎棍谢广坤,一个有话不好好说偏要学结巴的刘能,一个佝腰驼背嘴抽成帕金森综合征的东北舞王尼古拉斯·赵四,还有一个跛脚刘大脑袋。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随着赵本山的势力逐渐扩大,心怀不轨的人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赵本山的小品曾经说成是讽刺残疾人,瞧不起农民,而事实上呢,其实他更多的是在讽刺行业骗子,小品的整个过程都再讲述老实人是怎么被骗子一步步诱进圈套的。


与其说他瞧不起农民,倒不如说他是在为农民发声,因为毕竟他自己也是农民出身,总不至于瞧不起自己吧。

赵本山因为年岁已大退出了舞台,二人转也因为传承而慢慢走上了正道,留给我们的也都能让人开怀一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